1 總則
“三跨”是指跨越高速鐵路、高速公路和重要輸電通道的架空輸電線路區段。除執行國家法律法規、行業標準、企業標準相關文件,《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(修訂版)》(國家電網設備〔2018〕979號)(以下簡稱“2018版十八項反措”)外,還應執行本措施。
1.1 目的
為防止“三跨”發生倒塔、斷線、掉串等事故,導致較大的公共安全和電網安全事件,有效指導“三跨”設計、建設和運維檢修,特制訂本反事故措施。
1.2 適用范圍
本措施適用于110(66)千伏及以上新建(改、擴建)和在運“三跨”,跨越電氣化鐵路、重要線路的架空輸電線路區段可參照執行。
2 防止倒塔事故
2.1線路路徑選擇時,宜減少“三跨”數量,且不宜連續跨越;跨越重要輸電通道時,不宜在一檔中跨越3條及以上輸電線路,且不宜在桿塔頂部跨越。
2.2 新建“三跨”與高鐵交叉角不宜小于 45°,困難情況下不應小于 30°,且不應在鐵路車站出站信號機以內跨越;與
高速公路交叉角一般不應小于 45°;與重要輸電通道交叉角不宜小于30°。線路改造路徑受限時,可按原路徑設計。
2.3 新建“三跨”應采用獨立耐張段跨越,桿塔結構重要性系數應不低于1.1,桿塔除防盜措施外,還應采用全塔防松措施;當跨越重要輸電通道時,跨越線路設計標準應不低于被跨越線路。在運線路跨越高鐵時,跨越段應為獨立耐張段,且桿塔應滿足結構重要性系數不低于1.1的要求,不滿足時應進行改造。
2.4 新建“三跨”應盡量避免出現大檔距和大高差的情況,跨越塔兩側檔距之比不宜超過2:1。
2.5對15mm及以上冰區的特高壓“三跨”,導線最大設計驗算覆冰厚度應比同區域常規線路增加 10mm,地線設計驗算覆冰厚度增加 15mm;對覆冰區其它電壓等級“三跨”,導線最大設計驗算覆冰厚度應比同區域常規線路增加 10mm,地線設計驗算覆冰厚度增加 15mm;對歷史上曾出現過超設計覆冰的地區,還應按稀有覆冰條件進行驗算。
2.6“三跨”跨越檔距大于200m時,導線弧垂應按照導線允許溫度進行計算。
3 防止斷線事故
3.1 “三跨”導線應選擇技術成熟、運行經驗豐富的產品,地線宜采用鋁包鋼絞線,光纜宜選用全鋁包鋼結構的OPGW光纜。
3.2 對新建特高壓線路“三跨”,跨越檔內導、地線不應有接頭,其他電壓等級“三跨”,耐張段內導、地線不應有接頭。
對在運“三跨”,不滿足時應進行改造,或采取全張力補強措施。
3.3 采用獨立耐張段跨越高鐵的在運輸電線路,應按《110千伏~750千伏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》(GB50545-2010)及本文2.5條款要求開展校核,不滿足時應進行改造。
4 防止絕緣子和金具斷裂事故
4.1 500 千伏及以下“三跨”的懸垂絕緣子串應采用獨立雙串設計,對于山區高差大、連續上下山的線路可采用單掛點雙聯;耐張絕緣子應采用雙聯及以上結構形式,且單聯強度應滿足正常運行狀態下受力要求?!叭纭钡鼐€懸垂應采用獨立雙串設計,耐張串連接金具應提高一個強度等級,不具備獨立雙串改造條件,應采取防掉串后備保護措施。
4.2 風振嚴重區、易舞動區“三跨”的導地線用保護及連接金具,應選用耐磨型連接金具。
4.3 新建及改建“三跨”金具壓接質量應按照施工驗收規定逐一檢查,750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輸電線路“三跨”金具除按照施工驗收規定逐一檢查壓接質量,還應按照“三跨”段內不低于耐張線夾總數量 10%的比例,開展X射線無損檢測;在運“三跨”線路壓接點,應根據需要,結合停電檢修開展耐張線夾X射線等無損探傷檢測,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處置,相關檢測結果(探傷報告、X光片等)及處置情況應存檔備查。
4.4 重覆冰區懸垂串應避免使用上扛式線夾。
4.5 D級及以上污區不宜采用深棱形懸式和鐘罩型絕緣子。
5 防止舞動事故
5.1新建線路“三跨”跨越點宜避開2級和3級舞動區,無法避開時,應以舞動區域分布圖為依據,并結合附近舞動發生及舞動條件發展情況,宜適當提高防舞設防水平。
5.2 防舞裝置(不含線夾回轉式間隔棒)安裝位置應避開被跨越物。
6 防止外力破壞事故
6.1跨越在運線路施工時,設備運維單位應參與技術方案審查,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必要的防護措施,保障在運線路安全。
6.2跨越段存在外破隱患時,應采取人防、物防和技防等多種防護措施。
7 非獨立耐張段改造原則
7.1 在運特高壓交直流線路跨越高速公路、重要輸電通道不滿足獨立耐張段要求的,可不改造。
7.2 在運110~750千伏交流、±400~±660千伏直流線路跨越高速公路匝道不滿足獨立耐張段要求的,可不改造。
7.3 在運330~750千伏交流、±400~±660千伏直流線路跨越高速公路、重要輸電通道不滿足獨立耐張段要求,當存在以下情形時,應改造為獨立耐張段:
7.3.1 輕冰區耐張段長度超過 10km、中冰區耐張段長度超過5km、重冰區耐張段長度超過3km;
7.3.2 耐張段內存在拉線桿(塔);
7.3.3 2級和3級舞動區跨越;
7.3.4 跨越耐張段內曾發生過脫冰跳躍、舞動、重覆冰、強風等導致的倒塔、掉串、斷線、金具嚴重損傷的線路。
除以上情形外,跨越耐張段內不存在影響被跨越物安全的其他隱患時,可不改造。
7.4 在運110(66)千伏、220千伏跨越高速公路線路、重要輸電通道,不滿足獨立耐張段要求的,應進行改造。
8 運維管理要求
8.1在運線路“三跨”應按《110千伏~750千伏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》(GB 50545)、《1000 千伏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》(GB 50665)和《±800千伏直流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規范》(GB 50790)等標準開展設計校核,不滿足要求的應納入治理改造范圍,治理改造標準應符合本措施和相關標準及規定的要求。
8.2 跨越高鐵時應安裝分布式故障診斷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;跨越高速公路和重要輸電通道時應安裝圖像或視頻監控裝置。對不均勻沉降、強風、易覆冰等微地形、微氣象區域線路,宜安裝狀態監測裝置。
8.3正常巡視周期應不超過1個月,在惡劣天氣或地質災害發生后應及時進行特殊巡視。
8.4在運“三跨”紅外測溫周期應不超過3個月,當輸送功率超過額定功率的70%時,應開展紅外測溫和弧垂測量。
8.5 報廢線路的“三跨”應及時拆除,退運線路的“三跨”應納入正常運維范圍。
附件:架空輸電線路“三跨”反事故措施釋義
本文標簽:十八項電網 重大反事故措施(修訂版)【2020】444號文
版權說明:如非注明,本站文章均為 線路在線監測裝置|輸電線路圖像視頻可視化裝置|高壓電纜接地電流環流局放在線裝置-四川桂豐源科技 原創,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附帶本文鏈接。